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精确首先是一种观念 与经济条件无关

2014年04月26日 ⁄ 综合 ⁄ 共 87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曾与友人讨论起“精准”,即日本、德国式的做事精确,共同认为似乎还未成为国人的强项,而精确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能够真正成为品牌、为世界接受的主要基础条件。之前也看过一些论述,认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的国人会因为有条件了,而变得精确起来,不敢苟同。精确,与经济条件好坏关系不大,其最大的根源是人们的观念。与精确针锋相对的,是“差不多就行”。
要说经济条件,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德国已经“精确”起来了,但其物质条件、国际生存环境比今天的中国差多了。精确,是其强国的原因,而非结果。回想一下不难明白,丰田、大众、奔驰这些世界驰名日、德品牌的核心特色,就是精确,是人们买车的首选。这些以精确成名的品牌,是其强国之本。
据说,德国有希特勒时代建设的高速公路,今天仍能正常跑汽车、起降飞机;白岩松前些天在日本采访的报道里提到,日本人会在把饮料瓶送到回收处之前先洗净,垃圾会分成多达17类,分类后送到回收处。这些事情,每个人做一些,会花掉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比起自己不处理,混合在一起更难处理,整个社会的财力、时间会因此节省一大块——节省下来的也许是我们买东西时要付的款,也许是我们依赖政府组织企业处理这些问题要交的税,也许是为子孙后代省了处理大量未分类垃圾的成本,让子孙后代生活得舒服些。我推测,日本、德国这些习惯中,有一些可能已经坚持了数十年、上百年,并非其经济腾飞之后才开始这么做的,是其观念使然。
我们也许“不需要”精确到这样的程度,但如果还象过去这么不精确,我们的代价也许不只是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处理成本高,也许还需要再次抗日,或者是抗其它什么。
帐是明显的,观念强、每个人都干点儿,比先混沌着干,之后再花大成本以工业生产方式处理,社会综合成本低得多。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选择什么路,如何评价自己行动的结果。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等别人先行动了,自己再行动,还是自己先行动着,力所能及情况下影响他人。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何时行动,是立即开始,还是明天再说。
“精确”,还是“差不多就行”,选择之时,就已经决定一半的结果了。中国新一代的精英,也许就包括“先精确起来”的一批人。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