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浪潮之巅》15~16章

2018年10月30日 ⁄ 综合 ⁄ 共 30943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浪潮之巅》15~16章

转贴自《Google 黑板报 -- Google 中国的博客网志》(http://www.googlechinablog.com/)
作者:吴军, Google 研究员

 

浪潮之巅第十五章 成功的转基因(一)

我们在介绍基因决定定律的时候讲,一个公司的基因常常决定了它的命运。而转基因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讲是近乎不可能的。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一些了不起的公司成功地从一个衰退的行业转到新的高速发展的行业。这样,公司之间就有了伟大和平庸的差别。我们在这一章里将介绍三个不同的成功的例子,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转基因的成功方法。 

第一节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 Nokia) 

诺基亚是“浪潮之巅”系列中介绍的唯一一家欧洲公司。我很少介绍欧洲公司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好或者不重要,只是他们在近百年科技发展中不具有太多的代表性。而诺基亚则不同,它自从在数字手机问世后,就一举超越了无线通信的老大摩托罗拉,成为世界手机制造商之王。它以全球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市场份额,将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了后面。今天,诺基亚的名字和它的广告充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一百年前,它不过是芬兰的一个木工厂。 

诺基亚作为一个公司,历史远比 AT&T 和 IBM 长,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历史和英特尔差不多,只有三四十年。1865 年,诺基亚诞生于芬兰美丽的 Tammerkoski 运河畔,而诺基亚是公司所在地的地名。公司的业务是木材加工和造纸(造纸要用到木材)。到了二十世纪初,它和一家芬兰塑料厂(Finland Plastic Works)合并。木材和塑料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二者都算是“材料”。在当时,塑料可是高科技产品,它在很多地方取代了木材。从木材到塑料的进步,就好比从马车到汽车一样。但是作为一家传统工业的公司,诺基亚业绩平平。 

由于诺基亚能生电线的绝缘材料,因此它在成立了 100 年后,“很自然”地通过收购一家制造电话线和电话的工厂进入了电线和电话机市场。这时,诺基亚和“电”总是沾上了点边,但是仍然不带有任何技术。有点像珠江三角洲众多的电器加工厂。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诺基亚除了传统的造纸,还做过轮胎,胶鞋,个人计算机,收音机,发电机,电视机,电子元器件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但是诺基亚在商业上依然业绩平平。这时诺基亚的商业模式,用现在中国一句俗话讲,就是找不到北。 

但是诺基亚一直在不断寻找大的发展方向,在它的众多尝试中,有一项日后非常重要。就是它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为商业和军方用户制造的对讲机。开始它是和另一家公司同时开发,后来它收购了那家小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各种尝试,诺基亚积累了一些今后做手机用得到的技术,包括超高频(VHF)发射和接收技术,电子元器件制造的经验。到八十年代,它终于可以制造汽车电话了(这比摩托罗拉晚了几十年)。1982 年,诺基亚研制出一种可以移动的电话。注意这种可以移动的电话不仅和我们今天的手机是两回事,和最早的砖头大小的大哥大也根本不同。它实际上需要装在汽车里,或者背在背上,因为它有十公斤重。但是,它不同于以前摩托罗拉的对讲机,因为对讲机是无法和公用电话网相连的,而诺基亚的这种电话是可以和公共电话网相联的,可以和固定座机的电话通话。同一年,诺基亚推出了 DX2000 数字交换机,销售颇为成功。但是,诺基亚并没有因此而专注于通信领域,而是不断地在各个方位盲目扩张。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诺基亚因为生意太分散,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直到 1992 年,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上台后,才将移动通信做为诺基亚的核心业务。这一决定使得诺基亚由一个普通的电子公司成长为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导者。除了正确的决定外,诺基亚成功的关键还有三点,第一,抓住了移动通信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契机,第二,政府的大力扶植,第三,推翻了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制定的商业竞争规则。

基于模拟电路和信号处理的第一代移动通信完全为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垄断。七十年代后,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电路和信号处理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的计划渐渐浮出了水面。为了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能够赶上和超过美国,早在 1982 年,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European Conference of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dministrations)就着手制定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标准 Groupe Special Mobile,简称 GSM。GS M最初在欧洲有十几个国家参加,包括芬兰。诺基亚抓住了 GSM 启动的契机。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 GSM 移动通信电话网络就是由一家芬兰公司运营的,其系统架构的主要技术支持公司是瑞典著名的爱立信公司,而手机的提供商则是诺基亚。 

诺基亚今后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GSM 的前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移动通信开始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飞跃。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统治着整个行业。但到了数字时代,由于摩托罗拉行动太慢退回到和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产业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移动通信之争,首先表现的其标准之争上。欧洲经过协商,将标准统一在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 GSM 上。而美国却提出了好几个主要的标准,包括基于时分多址的 iDEN(其主要支持者是摩托罗拉),D-AMPS(其主要支持者有AT&T)和码分多址(CDMA)的 CDMA-ONE(其主要支持者是高通QualComm),非常混乱。由于 GSM 得到了整个欧洲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同时在芬兰以及欧洲其它国家运营获得了成功,这个标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选型时,胜出了美国的标准。后来就连美国的一些运营商也被迫放弃了本国的标准,转而采用了欧洲的 GSM 标准。因此,在手机市场的竞争还没有完全进入高潮时,欧洲的公司就抢到了先机。 

诺基亚是 GSM 标准的最大得益者,它不仅在第二代手机的竞争开始时和摩托罗拉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因为没有摩托罗拉第一代模拟手机的负担,轻装上阵,很快就成为全球的领跑者。1994 年,中国邮电部的部长们用诺基亚移动电话,在诺基亚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上打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GSM 电话。这标志着诺基亚顺利进入了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手机行业获得成功后,诺基亚从此专注于移动通信业务,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专心、专注和专业。估计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诺基亚的胶鞋和个人微机了。 

在诺基亚和欧美大公司的竞争中,芬兰政府给予了诺基亚极大的支持。前一阵一个中国的电视台在采访我时问道,我在浪潮之巅中很少提到政府的作用,到底美国政府给没给 IBM、微软和 Google 这些超级 IT 公司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一些来 Google 访问的中国政府官员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其实美国政府很少帮助企业,尤其不会帮助已经成功的企业。但是,欧洲一些政府则不同,它们会比美国政府更直接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银行也更积极地给大企业贷款。芬兰政府对诺基亚的支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支持却并不是像中国政府那样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一种看似无形的却又非常有效的支持。 

首先,芬兰政府给诺基亚的支持是在人才上的支持。芬兰在欧洲近乎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为民众提供从小学到大学全部的免费教育。这就为诺基亚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作为一个小国,芬兰政府知道它不可能在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领先,因此全国只专注几个产业,当然,移动通信是一个。而在芬兰的大学和研究所里,也就很少看到跟它产业结构不太相关的专业。 

第二,是让诺基亚等公司的老板们加入国家科技经济决策的圈子。芬兰成立国家科技政策委员会,包括政府总理、有关的部长和诺基亚等几个大公司的老板。这个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方向,毫无疑问,诺基亚是其最大的受益者。在委员会下属又投资部门,相当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公司提供资金。当然,国家科技政策委员会不会干预公司的发展,只是提供外部帮助,同时促进科技商品化。 

第三,芬兰政府积极地为诺基亚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芬兰政府为芬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后勤。它在几十个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中心,在市场信息收集、市场研究和市场开拓方面为诺基亚等芬兰企业建立了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服务机制,使芬兰企业特别是诺基亚能够把握机遇,进入国际市场,并迅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芬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并在国际上参与商业竞争规则的制定。芬兰是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北欧国家,并成为了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之一。 

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胜出摩托罗拉和自己邻居爱立信等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颠覆了摩托罗拉在模拟移动通信时代制定的游戏规则,并主导了2G手机时代的游戏规则。在模拟时代,话音质量是手机好坏几乎唯一的标准,而摩托罗拉无疑在此方面占有优势。那时候,手机功能的多少并不重要,甚至使用的方便性也不如语音质量重要,因为话音质量不够好时,功能再多手机也无法使用。而到了数字手机时代,不同手机的话音质量相差不像以前那么大,这时手机的功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再到后来手机的外观都变得重要起来。摩托罗拉由于思维的定式,在早期开发数字手机时,仍然以话音质量为核心,功能和外观的设计在同行中常常慢一个节拍。而诺基亚在很早就强调手机的功能、使用方便和外观。诺基亚的手机在功能上从不落后于任何竞争对手。更可贵的是,它的手机还以操作方便而著称,当用户买了一个新的诺基亚手机,不需要读说明书就可以使用。诺基亚最早将手机“碍事”的天线装到手机机壳里面,这样虽然牺牲了一些话音质量,但是使得手机便于携带。这样的设计,以前是不可能在技术决定论占主导的摩托罗拉通过的。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更受消费者欢迎。现在,连摩托罗拉也采用这种设计了。 

当然这些特点竞争对手很容易学会。诺基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直保持着产品开发的快速灵活性。诺基亚手机推出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换一个外壳就是一款新手机。诺基亚的这种做法摩托罗拉从来看不上,但是这种做法却获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诺基亚手机的种类非常多,是为不同用户群分别设计的。这种做法相当人性化,比如营销人员、大学生和家庭主妇常用的功能是不同的。营销人员会要求电子邮件功能强大,大学生会喜欢拍照和短信功能,家庭主妇会以打电话为主,等等。诺基亚为不同人量身定制手机使得它的产品能获得各种消费者的青睐。

当手机市场的竞争从信号处理技术的竞争变为了产品功能型、方便性和新颖性以及外观的竞争时,摩托罗拉等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诺基亚在不到十年内跳跃地超过了所有移动通信领域的对手,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导者。 

诺基亚由一个地区性的木工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长期探索、抓住机遇和制定规则”几个字。

 

 

第二节 道琼斯的常青树(3M)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道琼斯,只覆盖了 30 个公司。但这三十个公司是美国经济中最具代表性、长期发展稳定并且关乎到美国经济命脉的大公司。道琼斯不断地淘汰过时的公司然后吸收新鲜血液,思科、英特尔和微软就是近年来被加入进去的。而许多曾经辉煌的公司比如美国钢铁和合并前的 AT&T 就被淘汰出去了。由于美国和世界产业的变迁,能几十年一直在道琼斯指数中的公司寥寥无几,3M 公司便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到 2007 年,3M 在全球有七万雇员,实现产值 240 亿美元,纯利润 40 亿美元。

每个人了解3M的途径各不相同不同。很多人了解 3M 公司是它的 Scotch 胶带、而早期使用 PC 的人是因为它是的软磁盘,家庭主妇们可能是通过它的洗碗布知道 3M 的,而消费电子商品的各种从业者可能知道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液晶生产厂商之一,另外还有很多搞工程的人也直接和间接地和 3M 打过交道。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 3M 是做什么的。有些读者可能会奇怪这个产品五花八门的公司和我们的“浪潮之巅”有什么关系。我把它引入这个系列是因为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新的公司,而且它是少数能在产业不断变迁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展的常青树。

3M 公司的过去的全称为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它的首字母缩写是三个 M,人们习惯地称它 3M。到后来 3M 人所众知,而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它最初的名字了,从 2002 年起,它干脆改名为 3M 公司。

3M 公司在二十世纪初诞生于明尼苏达的苏必利尔湖畔,最初是从事采矿业的,大家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为了和同行竞争,3M 公司的老板鼓励工人们发明创造新产品,并成立了研发部门,而那些新产品不断取代现有产品成为公司新的核心业务,使得公司不断成功转型。3M 公司至今最富传奇的故事就是 Scotch 胶带的发明。

发明胶带的是3M的一位小人物卓尔(Dick Drew)。1925 年的一天,技术员卓尔到一家汽车喷漆厂去办事。当时美国流行双色汽车,但是喷漆是个麻烦事。当时的工艺很落后,汽车厂的工人先在车上喷上一种漆,然后用胶将旧报纸糊到车上挡住不需要喷漆的地方,然后喷上第二种漆。用胶水糊报纸的方法很难控制质量,胶涂少了粘不住报纸,第二种漆喷不整齐;胶水用多了,不仅擦不干净,还会破坏车身的美观。卓尔无意间听到工人们的抱怨,有心发明一种既能牢牢贴在两种颜色接头处,有可以很容易撕下来的胶带。

卓尔回去后一个人私下里就研究起胶带了,老板看到他“不务正业”也没说什么,由得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快,卓尔就发明了一种不干胶带,取名为Scotch,原意是恶搞他的苏格兰(Scotchland)老板,想不到这种胶带和它的名字从此在全世界流行。从此,胶带成为了 3M 公司的主要业务,并且研制出各种各样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交代。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小的胶带,它的市场直到十年前还比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市场大,而 3M 一度控制着全球四成胶带市场。不仅如此,胶带这里面的学问也很多。3M的胶带家族有光学透明双面胶带、光学透明胶、导电胶带、导热胶带、绝缘胶带、屏蔽胶带、高温胶带、热熔胶带、遮光胶带、黑白双面胶带和警示胶带等上百种,其中有一些我们既说不上名字又想象不到其用途。我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和特殊胶带打交道的奇遇。那次我乘坐的飞机从芝加哥到西雅图,在飞机里等了很久飞机还不起飞。机长告诉大家,机翼上有一个砖头大小的门无法关上。当时正值午夜,找不到机械师能在短时间内修好,所有的乘客都很着急。最后,航空公司决定用一种“高速胶带”将这个关不严的门粘住,然后把我们送上天。一路上,我提心吊胆,不时通过飞机的舷窗看着那块由胶带打的补丁,生怕它被风吹掉下来。让我欣慰的是,飞机以每小时九百公里的时速飞行了三个多小时,那块胶布居然没有被强风吹开。从那时起,我才渐渐懂得小小的胶布里大有学问。

3M 公司至今发明了六万种大大小小的产品,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每天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 3M 的产品。该公司营业额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近五年的发明,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员工利于工作时间从事非工作的研究搞出来的。3M 允许员工用 15% 的时间干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后来这个做法被 Google 学去了,变成了 Google 的“百分之二十项目”。在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里,3M 的排名更在 Google 和苹果这些以创新而闻名的公司前面。创新力是 3M 公司近百年来长盛不衰并且成功地从矿业公司转变为电子和日用品公司的更本原因。由于公司的每个员工脑子里总是有创新这根弦,3M 公司总是能随着时间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搞出一些有用的小发明。而这些看上去不大的发明却能开拓出一个不小的市场。

八十年代,随着个人微机的普及,计算机软盘的用量大增,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高峰期,全球软盘的市场规模达三十到四十亿美元。在八九十年代开始使用计算机的读者一定还记得 3M 的软盘,它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软盘,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我自己了解 3M 便是从 3M 软盘开始的。3M 一直占领全球六分之一的软盘市场,市场份额在所以软盘厂家中最高。软盘是 IBM 发明的,IBM 之后世界上有了不下上百家软盘厂家,因为软盘算不上什么太高科技的产品。3M 能够后发制人,成为这个行业老大的原因,除了它总的产品质量一直稳定外,主要是靠一项发明专利—软盘中特殊的防霉套。解刨过软盘的读者知道,打开软盘的塑料外壳后,可以看到在磁碟和外壳之间有一层白色的布装保护膜,那就是软盘的防霉套。它的作用是防止软盘长霉菌,同时保证磁碟在转动时不会被塑料外壳划坏。几乎所有的软盘生产厂家都知道软盘中磁碟是核心,它的质量最重要,因此像样品牌的软盘磁碟反而都没有问题。而这小小的防霉套的质量就千差万别了,一些廉价的软盘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很便宜的纸套子,这些软盘在磁碟还有很长寿命时就被劣质外套划坏了。3M靠这么一个小的发明,变产生了每年几亿美元的营业额。当然,在微机蓬勃发展时,3M成立了很大的存储设备部门,除了软盘外,还生产磁带,光盘和读写设备。

当然,IT 行业更新很快,一个市场可能存在不了几年,同时又不断会有新的市场出现。大部分公司会随着一个产品市场的衰退而消失。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广泛使用了二十年的计算机软盘、广泛使用了三十年的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有上百年历史的摄影胶卷。很多专门经营这些产品的公司包括著名的柯达公司,或者已经关门,或者江河日下。一个公司必须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才能弥补老产品不断萎缩的市场。同时,新的市场又催生新的公司。3M 总是有无数的发明作为技术储备,当新的市场起来时,它总是可以搭上新兴市场的快车。我们在前面的基因决定定律中讲到,在一个大公司内部,现有部门的主管因为为公司带来了利润会有很大的发言权,会自觉和不自觉地阻挠新产品部门的发展。为了顺利转型,公司在开发新的产品的同时,必须痛下决心把旧的分离出去。因此,当软盘、磁带和其它计算机存储设备成为发展慢、利润低的产品时,3M 果断地将这个部门分离出去单独上市,即现在的 Imation 公司。

在软盘和计算机存储设备以后,3M成长最快的产品是液晶显示器产品。当然,液晶产品和存储设备是两回事,液晶产品的发明并不是又开发计算软盘的工程师利用15%的时间做的,而是 3M 原有的材料和化学部门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

液晶是一种同时拥有固态晶体和液体双重特性的物质,“液晶”二字得名于此,它可以流动,又有晶体的光学性质。液晶对电磁场很敏感,在电磁场作用下,它分子的排列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光的偏振方向来决定光的亮度,并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显示薄膜。液晶在一百多年前就由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但是八十多年后才被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用于显示设备。3M 远不是液晶显示薄膜的发明者,甚至不是它早期的生产厂商,但是它却后来居上,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液晶显示薄膜生产厂商。现在它的 40% 的年收入和三分之一的年利润来自于液晶产品。而这一业绩也是靠一项关键性的发明—增光膜(Bright Enhance Film,简称 BEF)。

液晶薄膜作为显示器最大的问题是亮度不足,而3M公司的增光膜技术可以使得液晶薄膜的透光率提高一倍,因此采用 3M 公司 LCD 生产的显示器和电视机亮度高,色彩鲜艳,而且省电。3M 公司因此占领了 LCD 很大的市场。从 2007 年起,3M 公司的LCD销售额超过一百亿美元。

一个公司成功一段时间不难,难的是能百年来长盛不衰。3M 作为一棵百年常青树,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3M也是商学院教程中研究得最多的公司之一。我个人认为它能不断转型的原因最关键的有三条:两条容易看到的和一条隐藏在背后的。

第一条经验大多数学习管理的人都清楚,就是坚持以创新为公司的灵魂。3M 公司一直强调要有三分之一的营业额必须来自近几年的创新,这样它才能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为了鼓励创新,公司不仅放手给员工 15% 的工作时间用于创新,而且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和计划弹性非常大,这样才能保证让员工放手去干。3M 公司甚至希望各级主管对下属提出的、自己并不赞同的项目予以容忍和宽容,以免扼杀可能成功的发明。

第二条也不难看到但是却不容易做到。3M 公司在适当的时候强制淘汰一些看似还在挣钱但是前景不是很好的产品。当 3M 公司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和产品还能挣钱时,它果断地将它卖掉了。在很多经营者的脑子里,开拓新的业务没有必要放弃旧的业务,何况旧的业务还在挣钱。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基因决定定律中指出的那样,旧的业务部门的主管们因为一直在为公司挣钱,因此在公司里发言权很大,很可能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妨碍公司转型。因此,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公司会把一个发展前景不是很美妙的部门在它还值钱的时候卖出去。

第三条是很多人忽视的,就是 3M 的发明和产品都是针对广大用户的,而且是消耗性的。这些产品相比针对企业的产品,营业额相对稳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当一个公司转型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邯郸学步。旧的行业江河日下,收入在减少,而在新的行业是从头开始,失去了原有的优势,短时间挣不到利润。这样,整个公司效益下滑,很容易被华尔街投资者抛弃。但 3M 公司因为产品数量多,其中大多数产品销量和利润稳定,为 3M 提供了足够的财力保证它的新产品上市并占领市场。这一点,很多公司,尤其是专营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很难做到。因为企业级的产品和服务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太大,收入相对不如消费者产品来得稳定。

这三条经验保证了 3M 公司百年来不断创新,长盛不衰。这些经验早被写进了教科书,但是,真正能做到的管理者不多,这才显示出 3M 不简单的地方。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了解 GE 公司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是由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是将电最早介绍和普及到世界上的公司。它现在的英文名字是 General Electronic,GE 是它的简称,一百年前它进入中国时,当时根据字面意思和它经营的产品,将 GE 翻译成通用电气公司。也许是因为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家喻户晓了,今天 GE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仍然是生产电灯、电冰箱等家电的公司。但实际上今天的 GE 已经没有多少电气的成分在里面了,如果还用通用电气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今天的 GE 公司,已经有以偏概全的味道了。今天的 GE 是全球最大的联合体,到 2007 年底,它包括六大部门,每个部门如果独立,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佼佼者。这六个部门按 2007 年纯利润排序是
1. 全球基建架构部门(Global Infrastructure),纯利一百零八亿美元
2. GE(企业)金融(GE Finance),六十亿美元。
3. GE (个人)金融(GE Money),四十三亿美元
4. 电视新闻网 NBC 和电影公司环球(Universal),三十一亿美元
5. 医疗保健部门(Health Care),三十一亿美元
6. 工业部门(Industrial),十七亿美元

其中只有利润最少的工业部门的一个子部门电器(appliance)是唯一和 GE 名称相关的部门,利润倒数第二的医疗保健因为制造医疗仪器和通用电气的名称勉强拉上些关系,剩下的和电器毫无关系。那么 GE 是怎么从一个电器公司发展成全球巨无霸的联合体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 GE 的发展史。

3.1 百年扩张,从有线电到无线电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于 1890 年创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该公司不仅生产电灯泡,而且经营从发电到铺设电线、再到安装电灯的一条龙服务。由于当时民众不认同电的好处而对电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经常破坏电路。爱迪生为了普及电的应用,不得不派人在电线经过的地方巡逻。经过爱迪生的努力,电得以在美国首先普及。因此,GE对于美国整体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功不可没。1892 年,在金融家 J.P.摩根的帮助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和另外两家公司合并,改名为通用电气。四年后的 1896 年,道琼斯指数出现,GE 是道指最早的十二家公司之一(后来道指发展到三十家)。

本来最早起步的 GE 在发电和电力供应等工业领域并没什么对手,但是由于爱迪生后期在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他错误地坚持直流输电比交流好,结果让首先进行交流输电的西屋电气公司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交流输电容易变压,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耗小。)失去在电力供应市场统治地位的 GE 开始拓展新的业务。这种扩张一百多年不间断,一直持续到今天。

GE 的第一次扩展是从有线(动力)电到无线电收音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被打得千疮百孔。美国军方(海军)发现无线电很有用,便鼓励GE买下了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意大利人)的无线电公司,GE 把它变成了一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我们从 GE 经营收音机广播可以看到它今天经营电视网和影视公司的影子。同时,我们可以看到 GE 的经营模式,即让子公司相对独立。

RCA 在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上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它和 GE 一起制定了我们今天用的很多标准,比如各种电缆、信号线和电源插座的接口、收音机和音箱喇叭的电压电阻标准等等。更重要的是,它的 RCA 实验室一度可以和贝尔实验室齐名,有很多大发明,包括很多种电子管、早期的一些雷达和真正实用的电视显像管(CRT),最早的彩电(但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方型的,而是圆形屏幕的)等等。直到七十年代,RCA 几乎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彩电所有部件的公司。

说到 RCA 的彩电,它还牵扯到一件关乎到中国最高层权力斗争的重大事件—蜗牛事件。文革后期的 1972 年,中国开始考虑上彩电项目。国务院派人到世界各地考察,发现日本需要好几家公司才能把彩电显像管的玻璃壳、荧光粉等部件凑齐,但是到了美国,RCA 一家就能全部搞定。在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中国和 RCA 达成了引进彩电显像管生产线的协议。谁知美国人(RCA 玻璃供应商康宁公司的人)为了表示友好,送给了中国代表团一些漂亮的玻璃蜗牛纪念品。后来被江青当作攻击周恩来的手段,制造了“蜗牛事件”,引进彩电生产线一事也就泡汤了。这件事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后来从第三方引进彩电生产线多花了一倍的价钱不算,还让全中国的人晚了好几年才看上彩电。最糟糕的是,中国从此放弃了美国的 NTSC 彩电制式采用了日本的 PAL 制,以至于计算机显示器和彩电的制式不兼容。现在,中国不得不每年多花很多钱来生产全制式的彩电。讲了这么长的故事只是为了说明 GE 的 RCA 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

自从有了 RCA,GE 就有了发电(供电)和家用电器两大业务,它们分别是今天 GE 全球架构和 GE 工业两个部门的雏形。GE 的发电从传统的火力发电扩展到建立核电站,继而又扩展到和整个能源和工业工程相关的行业,包括海上钻井采油,建立大型的工业设备和工程。而 GE 的家电行业,不仅发展成品类齐全的各种电气,包括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等,而且扩展到飞机发动机的工业设备。今天,GE 是全世界的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被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美国新一代主力战斗机F35。在这个大部门里家电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因此这个部门的名称都改成了 GE 工业。

由于收音机广播需要制作节目,GE,RCA 和它的老对手西屋电气于 1926 年共同创办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NBC。很快,GE 的 RCA 和 NBC 就控制了整个美国的无线电广播市场。虽然在反垄断的约束下,NBC 不得不分出一半成立了一家新的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ABC(现在是迪斯尼的子公司),但它至今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网。通过 NBC,GE 不仅赚足了电视广告的钱,而且在娱乐业占了一席之地,后来又收购了环球电影公司,进入了电影行业。

GE 的这几次扩张都比较成功。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它们都是在自己已有业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展开地,整个转变过程比较自然。其次,GE 进入的都是一些全新的或者刚刚起步的领域。在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收音机还属于高科技领域,而广播市场也才刚刚起步。二战后,电视机尤其是彩电则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而电视网络在美国发展也是方兴未艾。GE 很少进入一个已经成熟而且竞争对手很多的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司,GE 的创新已经不能仅仅是一两个产品的创新,而必须每次创出一个新的行业。从发电和电灯,到无线电和收音机,再到电视网和彩电,每一次 GE 都创出了一个新的行业。

当然,GE 的扩张也有不少失败的,但是它能很聪明地及时将不可能成功的业务终止掉,不至于陷得太深。GE“著名”失败的例子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计算机领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很多公司都力争在新兴的计算机工业中占领一席之地。GE 靠着 RCA 强大的研究中心,也挤进了计算机领域。在六十年代,美国计算机工业界的格局是一大七小,大的是 IBM,GE 是七个小的之一。在计算机界,人们将这一大七小戏称为白雪公主(IBM)和七个矮人。GE 当然不愿意做矮人,八十年代它看到和 IBM 竞争无望,便将它的计算机部门卖给了 Honeywell 公司。(八十年代在清华和北大计算中心使用过计算机的读者应该使用过 Honeywell 的计算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一项新的医疗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RI)在临床诊断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GE 便抢先投入巨资开发核磁共振机,并且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GE 后来又收购了一家技术领先的核磁共振公司,加强了它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医院放射科的专家都知道,GE 的核磁共振机才是真正高端的设备,而西门子和安捷伦(原来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个档次,而日本的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个档次。如今 GE 的医疗仪器部门已经发展成它的六大部门之一。

 

3.2 从实体经济到金融

GE 最近的扩张是进入银行和金融领域。在金融风暴前,银行和金融部门对 GE 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其它部门。银行和金融业务看上去和 GE 原有的实体工业无关,GE 此前在金融业也没有什么经验,这样的扩展一般来讲是非常忌讳的。但是,GE 这种非常规的扩张在它特殊情况下却是合理而有根据的。

GE 的家电产品大多数是同类产品中高端的,比如 GE profile 牌子的电冰箱在档次上,仅仅比奢侈品牌 Sub-Zero 低一点点。它非常贵,是同样大小的日本和韩国高端冰箱的两倍以上。这样贵的东西很多家庭需要分期付款才能购买。因此,GE 为了促销就借钱给信誉好的家庭,而借贷的利率常常高达 15% 到 20% 左右,可以算是高利贷了。而美国很多家庭只要每月付得出月供,常常不去仔细算利息,这就让 GE 赚走了很多钱。这样一个冰箱卖下来,GE 从贷款中得到的利润比冰箱本身还要高。GE 发现这种办法很好,就向美国政府要求开一个银行,就是现在的 GE Money Bank。GE 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很好(以后还会讲到),因此,美国政府就同意了。(后来,世界最大的百货店沃尔玛和世界最大的建材店 Home Depot 也想这么做,美国政府就没有同意,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有了自己的银行,GE 可以用来提供贷款的现金就一下子多了起来,它便和电器商店 Circuit City(最近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申请破产)和百思买(Best Buy)等商量,为这些电器商店出售的所有大件商品提供贷款。这些电器商店一看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销售额,又不用承担风险,于是就都答应了。这样子,GE 就发行了专门在 Circuit City、百思买等电器商店购物的信用卡。由于 GE 做事谨慎,不胡乱贷款,所以它贷出去的钱(在这次金融风暴以前)很少遇到赖帐的。随着 GE 的金融业务的发展,它将信用卡业务扩展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家,包括品牌服装店 Gap、Ann Taylor 等,百货店 JCPenney,高端家具店伊桑.阿兰(Ethan Allen)和托马斯维尔(Thomasville)等。到现在,在美国除了万事达、维萨、运通和发现(Discover)四种通用的信用卡,其它各个连锁店发行的五花八门的信用卡背后的银行只有一个,便是 GE。同样的道理,GE 在全世界承接各种工程时,对于不能一下子拿出全部合同费用的大公司和政府,它也提供商业贷款,这便产生了 GE 的商业贷款部门。到 2007 年,GE 的金融和银行业带来的利润已经占到 GE 利润的四成。

当然,随着 GE 的不断开拓出新的业务,它也必须将过时的业务淘汰掉。长期以来,GE 不断地卖掉那些效益不好或者前景不看好的部门。2000 年以来它先后卖掉了塑料、高端材料、财产和风险保险与再保险和欧洲的医疗保险等部门,收回了上百亿美元的现金。这些部门有些再亏损,有些虽然仍然盈利但是 GE 不看好它们的前景(比如塑料部门),因此 GE 在它们还值钱的时候出手卖掉。

GE 从家电和其它实体经济进入金融领域的过程看上去很自然,至今也很成功。但是为什么其它公司不能模仿呢?事实是很多公司试图模仿但是都不成功,GE 是至今唯一开办银行的一个大型实体公司。这里面原因有很多。首先,实体公司办银行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在美国办银行本不是一件难事,任何信用记录好的人只要有几百万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申请办银行,这也是美国有八千多家大大小小银行的原因。但是,对于大实体公司,尤其是大到主导了一个行业的公司(比如沃尔玛),美国政府反而对它们办银行非常小心。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造成垄断,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产生不良的金融资本影响经济。GE 和政府的关系很好,它在某种程度上支撑着美国的基础建设、航空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些远不是沃尔玛和 Home Depot 公司可比的。相比之下,沃尔玛虽然是美国最大的私营雇主和全球最大的连锁店,但是由于为富不仁,在民众中和政府眼里形象都很差,办银行这件大事很难获得广泛支持。而 Home Depot 虽然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但是毕竟财力不足,也无法提供大量商业信贷。

GE 能够办银行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信用记录和还贷能力非常好,让所有人放心。到 2007 年底,GE 是美国(可能也是全球)仅有的五个信用评级为 AAA 的公司。这里面有三个是债券保险公司,它们因为为次贷担保损失巨大,已经无法维持 AAA 的评级了,另外的一个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韦公司。AAA 是什么概念呢?这是美国州政府信用的最高级。美国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信用评价不过是 A+ 到 AA。而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的评级为 BAA 左右,还达不到 A。GE 的信用是它上百年积累的结果,而一个暴发户式的公司很难有这样好的信贷评级。(注释:GE 和波克夏.哈萨韦的信用终于在 2009 年 3 月被降级成 AA+,至此世界上 AAA 信用的公司全部消失了。但是 AA+ 的信用度依然比美国很多州政府的信用度还好不少,比如加州政府的信用度只有 A+。)

 

3.3 领袖的重要性

即使不断在淘汰旧的、过时的部门,GE的部门相比任何一个公司还是太多了,把这样一个联合体整合好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郭士纳把庞大的 IBM 帝国比喻成大象。而 GE 的业务种类比 IBM 又多了很多,我们把它比成恐龙恐怕也不过分。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讲到了,很多公司当扩张到一定规模,管理就开始失控,最后丢掉了核心业务,并且开始江河日下了,有些甚至被华尔街拆了卖掉。GE 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管理水平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是数一数二的。

GE 历来出“将相之才”,它的一个部门主管到了很多公司都能独当一面,它的 CEO 则更是难得的管理奇才。GE 历代 CEO 中,以上一任 CEO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最为突出,我想用“国士无双”来形容韦尔奇也不为过。韦尔奇从 1981 年开始执掌 GE,到 2000 年退休。在这二十年中,进行了近 1000 次的企业并购和部门分离,把 GE 从全球十几名的公司,发展成全世界最盈利、市值最高的公司。1981 年,GE 的营业额为二百五十亿美元,2000 年达到一千三百亿美元,纯利润超过一百亿美元。GE 的市值从 1981 年的一百四十亿美元达到五千亿美元,全世界只有微软的市值在瞬间里超过五千亿。在韦尔奇担任 CEO 的二十年里,GE 每年给股东带来的投资回报超过百分之二十,接近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韦的水平。到韦尔奇退休时,GE 旗下有九个单独的部门,如果作为独立的公司,都有资格入选财富五百强。

和很多跨国公司空降的 CEO 不同,韦尔奇是 GE 土生土长的,他全部的职业生涯都在 GE 度过。1960 年,二十五岁的韦尔奇从伊利诺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进入 GE 从事技术工作。十一年后,他成为 GE 最年轻的部门总经理,又过了十年,他成为了 GE 历史上最年轻的 CEO,那一年他刚过四十五岁。在 GE 工作了二十年后,韦尔奇对 GE 这个百年老店的优势和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和很多历史悠久的跨国公司一样,GE 在管理上官僚作风严重,在业务上保守,在分配上平均主义。在整个七十年代,GE 没有什么发展,人数却年年增加。到八十年代初,GE 的员工数达四十一万之多,但是它只在传统的供电、发动机和照明领域还保持着原有的优势,其它部门都差强人意。

韦尔奇上任后和现在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口号相同,就是变革。(很巧的是,奥巴马现在的年龄和韦尔奇当年差不多。)首先,在人事上,它将高管(Executives)的人数裁减了一半,同时裁掉了 10% 表现最差的经理。GE 以前级别森严,上下级沟通渠道不畅,韦尔奇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有时很不“职业地”越级了解情况或者传递自己的想法。韦尔奇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认为,他这种不守规矩的做法是他给 GE 带来的最大价值。像 GE 这样“传统”的公司,以前只有高管们有股票期权,而一般员工是没有股票期权的,韦尔奇改变了这个规矩,将期权的范围扩大到三分之一的员工。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韦尔奇裁掉了八万雇员,并且通过出售一些部门又减少了三万雇员。到 1985 年,GE 只剩下三十万人,而韦尔奇同时也得到了“中子弹杰克”的恶名。

在 GE 的业务发展方向上,韦尔奇做了重大的调整,他大刀阔斧地出售了很多部门,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其中最著名的并购是通过将 RCA 私有化而收购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网 NBC。我们在前面讲到,RCA 是 GE 的一个子公司,但是同时是一个单独的上市公司,很多股票在其它股东手里,RCA 同时拥有 NBC 的一大部分股份。1986 年,GE 回收了 RCA 全部的股份,从而将 NBC 变成自己的独资子公司,并且在电视和娱乐业站领了制高点。RCA 除了 NBC 的电视网外,还有很大的电视机等家电业务,但是韦尔奇根本不看好它那曾经辉煌的家电业务,转手卖给了法国的汤姆逊(Tompson)公司,同时换来了汤普森的医疗仪器业务。在这两次重组中,GE 甩掉了低利润、竞争激烈的彩电业务,获得了两个高利润而且有前景的电视网和医疗仪器业务。这两个部门现在都是 GE 的支柱部门,而并购了 RCA 家电业务的汤姆逊果然江河日下,后来不得不将它卖给了中国的 TCL 公司。

韦尔奇在 GE 的 CEO 生涯中另一个大手笔就是大力推动金融资本与制造业相结合,将原来 GE 很小的消费产品贷款部门,扩展成 GE 的商业银行 (GE Money Bank)和提供制造业的贷款、保险和金融咨询业务的GE金融部门。同时韦尔奇通过合作和收购,在不到十年里,将 GE 的金融业务扩展到全世界。今天,GE 商业银行在全球五十几个国家有分支机构。今天的 GE 基本上保留了韦尔奇留下的布局,经过业务重组,GE 成为最具有活力的公司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韦尔奇是让恐龙跳舞的人。

韦尔奇不仅留给了 GE 一笔丰厚的财富,包括在全球庞大的资产、价值几百亿美元的 GE 品牌(注释:GE 的品牌今天值五百二十亿美元)和管理之道,而且长期培养出众多工业界领袖。由于 GE 的每一个部门都堪比一个财富五百强的公司,并且很多部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比如 GE 工业部门和它的 NBC 就没有什么关联,因此,GE 为每个部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 CEO(相当于政府的省长)。韦尔奇从这些人里面提拔和培养他的接班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候选接班人Jeff Immelt,Jim McNerney 和 Nardelli。韦尔奇在它任 GEO 的最后几年里,非常注意培养和考验他们三个人。但是,GE 最终的 CEO 只能有一个,而 Immelt 在竞争中胜出了。McNerney 随后去了 3M 公司担任 CEO,几年后他担任了波音公司的 CEO,扭转了波音对空中客车的颓势。另一位候选人 Nardelli 离开 GE 后担任了美国最大的建材公司 Home Depot 的 CEO,五年里将 Home Depot 的营业额和利润翻了一番,但是因为他没有能提升 Home Depot 的股价被赶出了公司,现在 Nardelli 是克莱斯勒公司的 CEO。Immelt 经营 GE 的策略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萧规曹随”。他完全沿袭了韦尔奇的经营策略。也许是自觉没有韦尔奇那样统帅超级大公司的能力,Immelt 将 GE 的部门进一步合并,现在便剩下了上述的六大部门。

韦尔奇退休后,他的一举一动仍然引人注目,他多次前往中国和国内的企业家聚会。他的自传《韦尔奇自传》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的中文版从各大图书城到地铁和路边的小书摊上都有出售。

有人认为韦尔奇不过是运气好,因为八十年代美国总统里跟上台后,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了六七年,而同时上台的韦尔奇不过是沾了里跟的光。到九十年代,由于苏联和东欧解体以及中国的开放,带来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GE 又沾了这个光。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如果 GE 在八十年代没有韦尔奇,它很可能像 AT&T 那样,让华尔街拆了卖了,而华尔街会美其名曰单独上市。好一些的情况是,GE 像德国西门子或者荷兰飞利浦那样,虽然没有解体,但是也没有发展。因此,没有韦尔奇就没有 GE 的今天。韦尔奇接手 GE 时,它有很多的资产但是却不能盈利。这种公司,最容易被投资者(或者叫投机者)拆了卖,因为它有很多固定资产,只要将它亏损的业务全关闭后,便能卖出好价钱。(而微软和 Google 这种固定资产不多的公司,拆了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投机者不感兴趣。)实际上,华尔街一直在研究GE将它的工业部门或者 NBC 卖掉的可能。韦尔奇不是 AT&T 那些短见的股东,他要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联合体。他知道与其让华尔街对 GE 动刀子,不如自己做手术。像 GE 这么大的公司,已经不是一两个大发明可以让它转基因、转型了,它要想成功转型,必须发现并培养出一个新的行业。因此,韦尔奇不断地淘汰前景不好的商业部门,不断地融入新兴的产业部门,经过二十年时间,终于成功的将 GE 从传统的工业公司打造成集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金融和娱乐于一体的航空母舰。

后韦尔奇时代的 GE,每年仍在在持续高速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是美国 GDP 增长速度的三倍。从 2003 年到去年 2007 年,GE 仍保持每年 14% 的营业额增长和 16% 的盈利增长。(见下图,单位亿美元)

但是 GE 已经无法沿袭韦尔奇时代的发展的速度了,因此它的市值多年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今年,作为一个商业银行,GE 也无法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到 2008 年 11 月,GE 的市值已经比一年前缩水了百分之六十。但是,由于 GE 有很好的管理经营和健全的体制,并且各个领域都在同行业中有最强的竞争力(即使今天为它带来一些问题的 GE 金融部门,在整个金融领域中问题也是最少的。),因此包括巴菲特在内的长线投资家仍然看好 GE 并且最近大量注资 GE。

GE 虽然庞大,但是从来不缺乏创新。它的创新早已经不是在一两个技术和一两种产品上了,而是行业的创新,它在历次技术革命中都没有落伍。作为发明电灯并且最早利用电的公司,它是电气时代的先锋,而后它又掀起了无线电和电视的浪潮。在近二十年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它没有参与计算机技术的竞争而是另辟蹊径在医疗仪器方面开创出一片新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将取代一些传统化石燃料(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GE早已在这两方面取得了领先。当金融危机过去后,GE 仍将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竞争力的公司。

结束语

由于科学技术是最革命,发展最快的生产力。一个科技公司要想在几次技术革命大潮中都能够立于浪潮之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企业能否不断成功的转型是关键。由于企业基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就有了新公司的兴起和老牌企业的衰退。一个跨国公司能够像诺基亚那样做到一次成功转型已属不易,像 3M 和 GE 那样一百年来长盛不衰则是凤毛麟角。3M 是靠硬性的制度维持其创新,而 GE 是靠自己不断开创新的产业。它们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了商学院教科书中的案例。有企业管理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读《一个世纪的发明—3M 的故事》(A Century of Innovation The 3M Story ,3M 公司免费提供电子版,但是很遗憾只有英文版)和《韦尔奇自传》。

 

浪潮之巅第十六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一)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商业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发展。挣钱原本不是人类活动目的而是生存的手段,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它似乎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团体(比如公司)甚至学校活动的目的。尽管哲学家们可以不同意并且高呼人们本末倒置了,但是却制止不了这个趋势。因此,我们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和商业联系起来。一个技术、一种产品只有当它被证明在商业上是成功的,才能真正地为我们这个社会接受。

在商业上,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型,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多次提到了它的重要性。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兴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我们前面提到的诸多成功的 IT 业巨头,在商业模式上都有创新。

以 AT&T 来讲,在十九世纪末它就懂得只收服务费而不收高得吓人的安装费,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模式的革命。正是因为为用户免去了大部分安装费,才使得美国的电话在几十年里就普及到所有的家庭。中国电信不懂这个道理,一笔高额初装费的门槛拦住了大部分有心安装电话的人,直到十年前这个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

英特尔的崛起固然主要是半导体技术进步的因素,但是在商业模式上它也有创新。在 IBM 主导计算机产业的时代,计算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是自己开发的。IBM 如此,DEC 和惠普也是如此。假如四十年前开发一个 CPU 芯片当时需要一千万美元,这三家就花掉了三千万美元。这时英特尔站出来说,我花一千万美元开发芯片,然后按每家五百万卖给你们,IBM、DEC 和惠普都觉得比自己开发要便宜,于是便接受了。而英特尔的处理器卖了三家后收入一千五百万,除去成本还盈利五百万,于是便发展起来了。

通常,好的商业模式都非常简单,即使是外行也一眼能看清楚。AT&T 和英特尔在商业模式上的变革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相反,如果一种商业模式几个小时都说不清楚,那么它要么根本不对,要么是在骗人。巴菲特最近讲这样一件事,前两年一家金融公司向他推销金融衍生产品,他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看了它们上百页的商业报告书(Prospectus),仍然搞不懂这个金融衍生产品是如何运作和挣钱的,最后它得出结论这里面一定有鬼。事实证明他是对的。红杉风投对于那些几分钟讲不清楚商业模式的创业者,都会婉言地劝走。

微软和甲骨文的商业模型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只有三个字—“卖软件”。读者也许会问,难道以前软件不是是卖的。的确,以前的软件还真不是卖的。(当然,也不是盗版的。)以前在 IBM 时代计算机公司软硬件都开发,软件的价值要通过硬件实现,没有单独的软件公司。IBM 是把软件的价钱搭到它每年收的服务费中。这种服务费很像保护费,需不需要服务都是要收的。甲骨文公司改变了这个收费方式,它向用户一次性收取软件费,然后用户有事找它,没有事就不用再交服务费了,这样用户的成本就降低了,甲骨文的数据库就抢了IBM的市场。苹果公司也许是出现得太早,沿用了 IBM 那种软件价值通过硬件体现的商业模式,最终在微机领域输给了卖软件的微软。

反过来没有好的商业模型的公司一定长久不了,互联网泡沫时代的诸多网络公司都是如此,虽然也开发了一些技术和应用,但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挣钱,因此兴起得快,衰亡得更快。

在所有商业模式中,最理想的就是能像印钞机那样自动挣钱的模式。我们在这一章中介绍三个成功的模式,Google 的广告系统,Ebay 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戴尔的微机直销系统。

 

第一节 Google 的广告系统

很多人使用 Google 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年,一直不清楚 Google 靠什么挣钱,因为 Google 的服务全部是免费的。答案是搜索广告和与网页内容相关的广告。(当然,Google 还有一些企业级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占不到营业额的百分之五。)很多人很怀疑 Google 靠搜索结果旁边这几个豆腐块大小的文字广告就能产生每年上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因此认定 Google 一定是在财报上造了假。其实 Google 有没有在财报上造假很容易判断,如果 Google 没有足够的收入,如何能这么多年一直提供全球的免费服务(而像 Youtube 这样的视频服务是非常昂贵的),并且支付两万员工的工资。其实,Google 能够每年创造上百亿广告收入是因为它的广告系统比传统广告业来的有效得多。

广告一直是传媒业的主要收入。一份上百版的纽约时报售价不到一美元,比印刷成本不知要低多少,更不用说编辑和发行的费用了,这里面的“亏损”全部要靠广告收入填补。实际上广告的收入才是报纸营业额的大头,而它收区区一美元的售价,不过是为了确定它的读者是一个真正读报的人,而不是把免费报纸拿回去当包装纸或者邮件包裹的填充物。广播和电视业的收入更是依靠广告。雅虎的杨致远当初为雅虎选定的商业模式便是传媒的模式而不是电话公司的模式,因此,这就注定了互联网很多公司的收入要依靠广告。

最初的传媒广告业的运作过程大抵如下。一个媒体必须有一个广告部门,它其实是一个销售部门,它负责把报纸(或者网站)的版面和广播、电视的时间销售给做广告的客户。它的成本有三项。第一,运营的费用,比如报纸的成本、印刷费和发行渠道的成本;第二,批发或者零售的费用,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者支付广告销售人员的工资等;第三,订单处理,各种对于广告订单的管理和安排如何刊登或者播放广告。这三项成本除了第一项外,其实主要都是人工的费用。这种商业模式效率较低,对于大的媒体来讲,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份收入,就要添加一些人工,因此成本下不去,利润率不可能很高,市场扩张也不会很快。对于小的媒体来讲成本更高,它们不可能养活三个部门专门负责上述三件事,因此它通常只能从广告批发商那里拿广告,而不能做直销。而对于做广告的人来讲,这个模式使得在(全国性)大媒体上做广告的门槛很高,因此小商家做不起读者观众很广的电视和报纸广告,只能在当地小报纸和电台上做一些广告,业务也很难跨地区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在运营上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广告业的运作方式。首先,它也有公司运营的基本费用,比如服务器和带宽的费用,相对于报纸纸张的成本和印刷的费用,其次,它的广告营销部门完全和传统广告业一样,要么是靠自己的员工拉广告,要么是委托广告批发商找广告。(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看是支付自己人工资高还是支付给中介的佣金高。)第三,在订单处理和投放上基本还是手工方式。虽然雅虎采用数据库管理它的所有广告,但是,广告如何投放,在它那一类网页,网页的什么位置都是半手工的工作。因此,虽然雅虎公司和微软的MSN的在网络技术上很不错,它的运营效率可能比传统报纸媒体高一些,但是运作的方式实际上还是传统传媒的翻版。

Google 虽然被分到和雅虎同一类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它的广告模式和雅虎有本质区别。作为一个公司,Google 当然也有运营的基本开销,包括数据中心的开销和带宽的费用,这是谁也省不了的。但是,Google 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广告的成本。这样,Google 不仅仅在关键词广告匹配的技术上领先于对手,更关键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比包括雅虎和微软 MSN 传统广告业领先了整整一代。这样,它在商业上实际上是用“洋枪洋炮”对雅虎和 MSN 的“大刀长矛”。

要搞清楚 Google 广告系统的本质,先要从双击公司(Double Click)的商业模式着手。双击公司诞生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九十年代末。各种中小的互联网站都希望从在线广告中分一杯羹,来支付它们的运营成本,但是这些小网站养不起太多的销售人员去拉广告。另一头出现了很多在线的商家需要做在线广告,但是这些小商家也没有精力一家家网站去谈广告事宜。因此双击公司就代理了两头,来为两边搭桥。一方面,它有很多销售人员去拉广告,另一方面它建立了一个自动向在线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系统。也就是说它在订单处理和投放上实现了自动化。它的订单处理和自动投放是这样实现的:

当销售人员拉来广告后,双击公司将它们按几种模板做成几种显示方式的图形和动漫,比如横幅图形广告、弹出式图形广告和嵌入式音频视频广告等有限的几种。每一个广告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它的服务器中,并且可以通过一个 JavaScript 从它的服务器上获得。对于要放广告的网站(媒体),它只要在双击公司开一个帐号,然后告诉双击公司它打算做哪种形式的广告,是横幅图形还是弹出式动漫等等,双击公司就会给它一些特殊的链接(根据信息指纹自动产生的,关于信息指纹请看“数学之美”),然后该网站只要把这些链接插入到自己网页中就行了,如下图。整个广告投放过程是自动的。

    

当该网站的读者浏览该网站的网页时,他的浏览器会向该网站发出获取网页的请求,该网站会返回包含双击公司链接的网页。在用户看到该网页内容前,浏览器会先解释网页,得到双击公司的链接并且把广告请求送给双击公司,双击公司会从数据库中“随机”提取广告,返回给用户广告。双击公司同时会根据请求中的信息指纹知道该请求是哪家网站送来的广告请求,以便统计该网站显示广告的次数。整个广告投放过程完全是自动的。

    

在双击公司的广告商业模式中,它的订单处理和投放完全是自动的,因此它比传统广告方式进了一步。但是,双击公司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无法得知网站的内容和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因此它的广告投放完全是随机的,广告效果非常不好。虽然双击公司试图通过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定位读者群,但是被一家保护用户隐私的机构告上了法庭,并且赔偿了上千万美元才得以和解,因此它便不再试图做任何针对特定用户的广告投放了。(这个官司影响深远,它使得所有社交网站无法利用用户信息做广告。)

Google 公司的搜索广告在投放上和双击公司一样,完全是自动的。不仅如此,Google 公司的搜索广告根据搜索的关键词来决定广告的内容,广告的针对性很强,效果比双击公司的随机广告高了一个数量级。对于向网页投放广告,虽然没有搜索关键词,但是 Google 从网页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依然能够保证广告内容和网页内容相关。

Google 比双击公司另一大改进之处在于打造了一个自动接纳广告的系统,从而基本上省去了广告销售这一成本。不管什么人想在 Google 上做广告,只要在 Google 的网站上填一张表,写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和广告的内容,再告诉 Google 每天愿意付的广告费即可。为了方便做广告的商家了解广告的效果,Google 有一套自动的模拟系统,告诉商家它的广告每天可以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点击。(商家可以推算出每次浏览或者点击的广告费。)为了让商家对 Google 关键词广告的效果满意,Google 按广告点击量,而不是广告显示的次数收费。毫无疑问,广告商都喜欢这种收费方式,因此很多公司和个人就从其它广告媒体转到 Google 上来了。

当然,这个自动的系统要想工作无误,还必须解决好很多工程上的问题。下面的问题在打造自动的广告系统中是必须解决的。

首先,不能有需要人参与的广告设计,因此 Google 的搜索广告全部是文字的。虽然文字广告不如图形的生动,但是它使得网页干净,更受读者欢迎。

第二,对于同一个搜索所触发的不同的广告,要解决排名的问题。雅虎和百度基本上是按照付费高低排名,这样很多广告就和搜索的内容无关。雅虎的一位科学家 2006 年在斯坦福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指出自己的这个问题。当人们在雅虎上搜索波音 747 时,ebay 的广告放在了第一位,因为 ebay 买了很多广告词(包括 747 ),同时付费又高;而 Google 没有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自动解决,就不可避免要进行手工干预。

第三,要能识别恶意点击骗钱。

第四,要控制每个广告投放的节奏。比如某个公司愿意每天在 Google 上花一百美元同时对每个点击出价较高,可能每天早上一个小时它的预算就花完了,以后的二十几个小时,这家公司的广告就看不见了,对于一大早不上网的人就永远看不到这则广告。

第五,要有自动收费并且识别无效信用卡和银行账户的办法。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这个系统必须能自动修复。所有的数据必须保存很多份。当一台服务器宕机时,到达它的请求必须由其它同类服务器自动接过去。当整个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后,到达这个数据中心的流量必须能在最短时间里自动转到附近的数据中心。

这一类的技术问题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Google 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全国性甚者全球性广告的门槛,深受中小企业欢迎。因此,Google 的广告系统一推出,就有很多商家加盟。在此以前 Google 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搜索流量,现在 Google 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广告商联盟,一台完美的印钞机就建成了。每天有中小企业和个人到 Google 的广告系统上去登记、填表并提供付款方式,当天他们的广告就在 Google 上可以找到了。另一头,Google 每天有很多用户来搜索商业信息,他们总会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点击广告的,这样 Google 就收到了钱。这个系统完全是自动运行的,即使所有 Google 员工都回家睡觉了,只要不死机,Google 就不断地在收钱。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今天 Google 百分之九十九的员工都离开公司去度一个月的假期,Google 这个月的营业额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这个印钞机另一个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不断完善自己,“印出”越来越多的钞票。当广告商和搜索用户数目超过一个阈值后,它们点击搜索结果和广告的统计信息就可以用来改进搜索和广告的匹配,使得广告和搜索的内容更加相关,点击率就会更高。这样广告的效果也会更好,广告商就越来越喜欢来做广告。

在这台印钞机里,运营的成本就是数据中心的费用和带宽的费用,而间接的成本则是打造和改进这个印钞机的研发费用。在这台印钞机中,自动化程度必须到达一个阈值,它才能自动运转起来。而当它的自动化越高,成本就越低。相比之下,微软长期没有自己的广告源,自然就打造不出这个印钞机。而雅虎,长期对工程重视不足,它的广告系统自动化程度太低,没有达到成为印钞机的阈值,因此利润就上不去。

Google 的广告模式,将传统广告业中三大成本削减其二,大大降低了整个运营成本,同时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在全球性媒体上做广告成为了可能。Google 靠着这种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拔得了互联网广告业的头筹。

 

第二节 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在美国经常有人家在自己的前院和车库卖自家的旧货,称为Yard Sale和Garage Sale。比如孩子大了,小时候的玩具不需要了,家长就让孩子在自家前院摆个摊子,把玩具几毛钱或者几块钱卖掉,挣点零花钱。有时赶上搬家,旧的家具不再需要了,就在路口树个牌子,让邻居来减点便宜货。在美国一些城市,还有被称为跳蚤市场(Flee Market)的旧货市场,有时还真能捡到些好东西。1995年当互联网的热潮在全球兴起时,一位伊朗裔的美国工程师皮埃尔.奥米德亚(Pierre Omidyar)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将前院旧货和跳蚤市场搬上网,最初叫WebAuction,后来叫Ebay。据说当他去沙丘路找风投公司寻求投资时,别人问他要做什么,奥米德亚一句话就把他的意图说清楚了,他要做一个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少风投公司的总合伙人们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们是投高科技公司的,不是跳蚤市场的。”,不过在互联网的泡沫时代找钱总是很容易,何况把跳蚤市场搬上网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想法。因此奥米德亚不到两年就找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其中仅benchmark 风投就投入了五百万美元)。

Ebay的商业模式一清二楚,非常容易明白,而且在美国有很好的根基。在美国除了有自家前院的旧货处理和跳蚤市场,还有很多卖旧车、旧家具等二手大件的报纸分类广告。现在Ebay提供了一个让卖旧货和买旧货的人沟通的平台。它让卖旧货的人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网上(称为Listing)。比起几十块钱在当地报纸上登分类广告,向Ebay交一点点手续费既便宜,又能接触到的更大范围的买家,卖家都喜欢这种方式,于是在短时间里便有大量的卖家将自家的旧货堆到Ebay上出售。在另一头,Ebay采用拍卖的方式让买家自己商量价格,并且和卖家直接交易。这样,Ebay除了基本的运营费用,几乎没有其它成本了,它实际上等于坐收手续费。因此,在很长时间里,Ebay的毛利润率高达80%以上。

Ebay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完美的印钞机模式。但是,要让这个印钞机运转Ebay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信用问题和付款问题。由于在网上交易的双方不可能互相见面,一方甚至双方弄虚作假的情况很难避免。Ebay的解决办法是让买卖双方互相给对方评估打分,久而久之,每个Ebay的用户都有一个评级和交易的记录,包括正面评价的次数和百分比以及最近交易的细节。这样在Ebay上交易就多少让人放心一点。接下来Ebay必须解决网上付款的问题。以前的主要支付方式是现金,支票和信用卡,这三种方式对于Ebay的交易双方都不合适。由于买卖双方无法见面,现金就无法使用了。而支票交易也很不方便,一方面卖家很怕收到有假支票(一百元的帐户里开出一千元的支票),另一方面买家也怕对方收了支票不付货,何况支票寄来寄去也要耽搁时间。信用卡本来是较好的在线支付方式,但是,个人和很多小商家无法接收信用卡。另一方面,顾客普遍不太放心将信用卡信息交给不认识的小商家。这样Ebay就需要一种专门针对网上交易的支付方式,于是它花高价收购了Paypal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Ebay的印钞机就打造完成了。

Ebay“印出”的钞票数量取决于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显然,光靠卖点旧货是不能维持持续指数增长的。因为除了败家子,没有人能每天把自家的旧货拿到Ebay上拍卖。Ebay不显山露水地进行了一次商业模式的小转变,渐渐地从网上跳蚤市场转变成了网上自由市场。Ebay开始帮助电子商务的小商家通过Ebay开设自己的商店。Ebay为它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花钱为自己的网站做广告就能接触到全球消费者的场所,而这些小商家将一部分销售所得作为交给Ebay的提成。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的一种颠覆。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广告是获得消费者群的几乎唯一的方式,因此广告的成本成为了商业成本的一部分。而在Ebay上开商店,则是将广告费转成了Ebay的挂牌费(Listing Fee)和(很低的)销售提成。电子商务的小商家很容易算清这笔帐,是自己打广告宣传自己的网站好还是通过Ebay做生意好。Ebay很容易将自己的收费控制得比传统的广告成本低,于是大量的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和个人都到Ebay上去卖东西。这时Ebay卖的不再是跳蚤市场上的旧货了,而主要是全新的消费品。事实上,Ebay上面商品的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家连锁百货店都多。去过Ebay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它上面的一些用户做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笔交易,这些人当然不是个人,而是电子商务的零售和批发店。现在在Ebay上出售的商品主要来自这些商家,而不是自家的旧货。当然,大量个人在Ebay上的买卖行为为Ebay贡献了足够的人气。Ebay从此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

电子商务无疑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最快的商业领域。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对近十年电子商务发展的统计表明,电子商务在整个零售商业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直线发展的事态(见下图),从十年前的百分之零点六,上升到今天的百分之三。到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每季度1350亿美元的规模。即使是在经济衰退的2008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也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而商业零售的同期增长只有1%。在快速发展了十年后,电子商务也不过占到了零售业的3%,因此它的前景依然十分看好。Ebay从1998年上市到2005年,它不仅营业额和利润一直好于华尔街的预期,而且是唯一一个股票回报率一直超过大盘的公司。1998到2005年美国股市经历了大牛市到大熊市再回到牛市的过程,像思科和苹果这样的明星科技公司,在牛市中比大盘表现好,而在熊市中跌得比大盘还要快,而像波克夏哈萨韦这样保守的公司,虽然在熊市中非常抗跌(实际上在2001到2003年美国股市下滑三分之一时,它还在增长。),但是在1998-2000年的牛市时它的表现并不好。Ebay是唯一能够在那七年中一直表现良好的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而在整个电子商务中,Ebay的商业模型又是最简单有效的。

    

Ebay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子商务的饱和,因为这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而是如何能最有效地防止网上交易的欺诈行为。尽管Ebay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和欺诈行为做斗争,但是一直没有能彻底制止这种现象。首先,一些不法商家,利用Ebay出售伪造的名牌商品、盗版书籍和音像制品,坑害了许多消费者,并且直接伤害到Ebay的信誉。这些不法商家不仅很难跟踪,而且即使抓住,也赔不出多少钱,因此一些名牌厂家和消费者转而状告Ebay。200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哈利波特的作者状告Ebay卖盗版书,同年路易威登状告Ebay销售假冒LV品牌的商品,向Ebay索赔三千七百万欧元,而此前著名首饰商第凡尼(Tiffany)也向法庭提起了类似的诉讼。(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uk/article1437673.ece)

还有一些欺诈团伙,利用Ebay的交易反馈(评论)系统的漏洞,先以很便宜的价钱卖掉一些几块钱的小商品,获取很高的正面反馈比例(Percentage of Positive Feedback),然后卖几百几千美元的大件商品,收了钱就逃之夭夭了。更有甚者,这些人还会以别人的地址注册Ebay的商店,当联邦调查局(FBI)的人按照Ebay上的地址找到这些一头雾水的居民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地址被犯罪团伙滥用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Ebay以及Ebay上很多商家的声誉,使得很多顾客即使觉得Ebay上的商品价格便宜也不敢去买。虽然Ebay采用了Paypal支付系统后,靠Paypal的地址确认方式杜绝了一些欺诈行为,但是,各种各样的欺诈在Ebay上仍然层出不穷。

Ebay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控制买卖双方的资金流动,因此很难根治网上商业欺诈。从2005年以后,在Ebay上买东西越来越不让人放心,Ebay的成长呈现出饱和的态势。在一些季度里,它除去在线支付部门Paypal后营业额的增长只比通货膨胀率高一点。而在电子商务领域挑战Ebay的是亚马逊(Amazon)。

亚马逊始于在线书店,在较长的时间里很难说它是否是一个技术公司。它的创始人Bezos是一位纽约华尔街的分析师。亚马逊里面一直讲述着这样一个Bezos创立公司的玩笑。在互联网刚开始起步的1994年,Bezos决定自己开一家网上收货的公司。他知道硅谷有许多优秀的工程师,于是驾车横跨北美大陆从大西洋边上的纽约一直开到美国西部太平洋的海岸,快开到美国西岸时,Bezos走错了路,本来该南下到加州硅谷,却北上到了西雅图。后来他发现西雅图同样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就决定在那里发展,办起了亚马逊。实际上,Bezos选择西雅图而不是加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加州顾客省去高达8.25%的销售税,以刺激亚马逊的销售。在美国,通过互联网从外州购物,可以免去本周的销售税。(这个做法颇有争议,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决定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州的居民占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以及在线购买力的五分之一,出于这一点考虑,网上的商店不宜建在加州。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在早期以售书最为成功,这原因是买书不像卖衣服,不用“试”,而且不能随便退货,因此比较适合在网上销售。借着上个世纪末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春风,亚马逊只用的七年时间就到达了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Barnes & Noble花了一百三十年才达到的营业额(2002年亚马逊的营业额达到的三十九亿美元而同期Barnes & Noble为三十七亿美元)。即使在互联网泡沫破碎后的2001年,亚马逊不但没有关门,而且首次实现盈利。当然,光靠在网上售书,亚马逊的发展用不了几年就会到头。但是,亚马逊将它的商业模式略作修改,一下从世界上最大的在线书店发展到美国的在线百货店,从此它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亚马逊的网站包括自己的网上商店和其它电子商务公司的网上零售店,就好比一个百货商厦中既有自己的柜台也有厂家直接负责的租赁柜台。和百货商厦不同的是,亚马逊租赁柜台的“营业面积”可以无限大。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种大小商店,它们即可以通过自己打广告做生意,也可以到亚马逊去租一个柜台,这就像一些厂家可以自己开销售门市部,也可以到商厦租赁柜台一样。当然很多在线商店会选择同时保留这两个种方式。和Ebay不同的是,在亚马逊开“商店”所有的交易必须通过亚马逊完成。当一个顾客要到亚马逊上的某家商店,比如卖照相机的beach camera,来买东西,他看好货以后,将钱付给亚马逊,同时通知beach camera发货,beach camera除了知道顾客的地址外,不知道任何顾客支付信息,比如信用卡号。当beach camera发货后,亚马逊将钱(扣除手续费后)付给beach camera。如果顾客在亚马逊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商品,他可以告诉亚马逊,亚马逊会退钱给顾客。(当然,它也会从商家把钱要回来,如果要不会来则由亚马逊或者保险公司承担客户的损失。)亚马逊还规定了每种商品的最高计费,避免了一些商家以低价格吸引顾客,然后收取高额邮费的做法。(在Ebay上,有些商品标价一分钱,却要收取十几美元的邮费。)亚马逊为每一笔交易买一笔保险,这样一旦出现了有意的欺诈行为和无意丢失商品,保险公司将支付亚马逊的损失。

从亚马逊买东西,顾客大可以放心,因为它会为顾客保守信用卡信息并且负责每一笔交易的顺利完成。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越来越关注,大家对Ebay这种甩手掌柜的模式越来越缺乏信心,而对亚马逊这种集中式管理并且负责到底的模式越来越接受。因此,从2006年起,亚马逊上的在线商店数量增长很快,交易量每年以两位百分数增长。当然,亚马逊为了防止其它在线书店和它自己的核心业务竞争,它对于其它商家卖自己商店里没有的商品比如电器,收费非常低,而对于卖书和其它亚马逊自己主推的商品,收费非常高,这样鼓励那些补充它自己商业覆盖面的商店。

亚马逊的在线商厦和在线交易处理的平台一旦完成,它也就成为了一台印钞机。只要不断有商家在亚马逊开店,只要不断有顾客到亚马逊找东西,它就不需要花任何人力,就可以自动挣到钱。而亚马逊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个平台管理好。亚马逊的印钞机比Ebay的好处是它能让消费者放心,因此长期发展的潜力更大。

 

第三节 戴尔的虚拟工厂

一个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七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当然,产品需要市场推广和广告推销。)一个企业或者投资人,需要先投入资金,然后经过这么一大圈才能挣到钱。所有的公司总是在尽可能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以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率。六十年代,日本人在将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的概念扩展到仓储运输和整个加工制造中,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在很多日本工厂里,没有库存零件,当第一批零件用完了,第二批已经用汽车送到,而第三批正在路上,第四批在上家的流水线上。同样当产品一下流水线,开往港口的汽车已经准备装货了。这种高效率,使得“日本制造”打败了美国和欧洲制造,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欧美日大公司开始在东南亚和中国建工厂,将加工制造这个环节的成本压到了最低。

其实,最聪明的办法是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环节,这样资金从投入到收回最快,利用率最高,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Dell),它将上述七个环节减少到两个,使得它打败各家兼容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

戴尔公司以它的创始人麦克戴尔名字命名。戴尔和盖茨、乔布斯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读完大学的创业者。和中关村无数攒PC的人一样,戴尔1984年还在奥斯丁的德州大学读本科时就开始攒PC机卖。一个暑假他挣了一辆宝马汽车,尝到攒PC机甜头的戴尔干脆退学专职攒PC,并且成立了戴尔公司。戴尔公司相比当时的IBM,甚至兼容机的龙头老大康柏(Compaq)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可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PC机起步时,比戴尔大的兼容机公司不计其数。但是戴尔在商业模式上改进了传统制造业从设计到销售的过程,使得戴尔计算机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低得多,市场占有率渐渐成长起来,到2000年终于成为美国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

和很多制造业外包一样,戴尔为了降低成本干脆不设工厂,而由东南亚主要是台湾的OEM工厂加工。这样,它就不需要投入资金于建工厂和维持工厂的开销。接下来,戴尔干脆将产品设计也外包了。自己攒过PC机的读者会知道,PC机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学问,和搭积木差不多。至于原料采购,戴尔每年和英特尔、AMD、Seagate等几家主要PC的芯片和配件生产厂商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将货发给那些OEM厂,便省去了原料采购和一半的仓储运输的环节。(计算机成品从OEM厂到顾客的仓储运输现在尚未省去。)最后,戴尔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将批发和零售商的利润降到最低。

像计算机这样的产品,过去设计、制造和销售(包括市场推广)分别占售价的三成、三成和四成。也就是说零售价在一万人民币的微机,制造成本只有三千元,开发成本也大致这么多,而广告和批发零售的耗费和利润占掉了四千元。现在戴尔把开发和制造的成本压到了最低,现在开始打批发和零售商的主意了。戴尔一直坚持直销,它基本上不设批发商,在很长时间里也很少通过零售商分销。戴尔有自己的销售人员负责向企业级的大客户推销产品。而对于个人和小企业,戴尔以前只提供电话订购、邮购和网上订购等购买方式。近几年为了和惠普争夺市场份额,戴尔才通过沃尔玛和Costco等连锁店出售电脑。戴尔的直销方式很简单,它像顾客发放各种配置的计算机的价格表,上面个人计算机的价格比其它品牌计算机的零售价会低很多。很多顾客会被它的价格吸引,打电话或者上网选一个型号并提供给戴尔自己的付款方式就行了,整个过程不需要五分钟时间。戴尔得到的订单,直接通知它在台湾和中国的OEM工厂。工厂每天在生产线生产出订单数量上的计算机,然后按照戴尔提供的地址发货。这些成品计算机根本不需要经过戴尔就到达了顾客手中。这样戴尔将仓储运输的另一半也省掉了,因此戴尔根本不需要有仓库。上面戴尔这种直销方式不仅省去了批发和零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且在价格上非常透明,也省去了个人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麻烦。戴尔开发了一个在线的订购系统,在一头顾客在上面填自己要买的计算机配置和个人信息,另一个自动通知工厂生产和发货,利润就自动流入戴尔公司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印钞机式的商业模式。戴尔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

与戴尔同时开始制造兼容机的公司不计其数。中国的国有计算机公司长城公司几乎与戴尔同时诞生,但是却走了一条自己当时颇为自豪,但现在看是大弯路的所谓“技、工、贸”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即使在中国市场也不多见,更不用说在国际上竞争了。长城公司自己开发微机全部软硬件,自己在广东建厂,自己采购元器件,有自己的仓储,最后还发展了一大批批发和零售代理商。大家不难看到,长城公司处处走的是和戴尔公司相反的路线。当长城计算机公司很自豪地拥有了这一切时候,它的资金利用率已经比戴尔低了很多,而它的产品的价格却高了很多。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所谓技工贸结合的模式是无法和戴尔这种用钱直接生钱的印钞机模式相竞争的。

戴尔公司过人之处不在于其技术和市场能力,而在于它将传统的制造业的七个环节简化到两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革命。正是靠着这个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戴尔才能从众多兼容机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主流的微机生产厂商。

结束语

好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印钞机式的,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运作起来便能自己产生利润,持续发展。

 

 

抱歉!评论已关闭.